有很多人相信,一個考試的成績分布應該要呈現常態分布,這個考試才是一個好的考試。正式地說,一場考試的成績分布是一個函數 $f$,$f(x)=$ 在這場考試中得分恰為 $x$ 的人數,如果 $f(x)$「看起來很像常態分布」,那麼我們就說這是一場好的考試。至於什麼是「看起來像常態分布」,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了。
李教授開設的課程剛考完期末考,每個人的分數都是一個 $0$ 到 $N$ 之間的整數,分數為 $i$ 的人有 $a_i$ 個。李教授發現,其實眾人在乎的「看起來像常態分布」,真正的意思是分數對人數的長條圖呈現「中間高兩邊低」的樣貌,也就是存在唯一一個最高的長條,這個長條既不是最左邊的也不是最右邊的,並且其他長條的高度往最高長條的兩邊嚴格遞減,這樣一來眾人就會覺得成績分布看起來像常態分布。注意高度為 0 的長條也算是一個長條。
由於分數種類數多達 $N+1$ 種,直接畫成每種分數一個長條的話,會有太多個長條,也不太好閱讀,因此李教授決定把切出一些分數區間,再為每一個分數區間畫一個長條,高度就是分數落在這個區間裡的人數。正式的說,李教授想把 $0$ 到 $N$ 的整數分成若干個區間,假設他想要分成 $K$ 個區間,第 $i$ 個區間的第一個數是 $p_i$,那麼第一個分數區間的範圍是 $[p_1,p_2-1]$、第二個是 $[p_2,p_3-1]$、第三個是 $[p_3,p_4-1]$、……、最後一個是 $[p_K,N]$(注意到 $p_1$ 總是為 $0$),他繪製的長條圖中會有 $K$ 個長條,由左至右的第 $i$ 個長條對應到第 $i$ 個分數區間,分數在該區間裡的學生人數就是這個長條的高度。由於長條數量太少會很奇怪,所以必須要滿足 $K \geq 3$。
李教授發現,使用不同切分數區間的方法時,畫出來的長條圖居然會截然不同!舉例來說,假設 $N=15$,下圖是直接畫出每一種分數對應到的人數的長條圖:
即便它長得一點也不像常態分布,只要適當的切割分數區間,就可以得到像這樣的長條圖:
這張圖中的分數區間數量是 5,5 個分數區間的左界分別是 $0,3,6,9,14$,長條下方寫出了每個區間的範圍(包含邊界)。這張長條圖是一張符合「看起來像常態分布」要求的長條圖。
請幫李教授決定好怎麼切分數區間,使得畫出來的長條圖看起來像常態分布。
第一行包含一個整數 $N$,代表這個考試的最高分是 $N$。注意最低分是 $0$,因此實際上有 $N+1$ 種分數。
第二行包含 $N+1$ 個整數 $a_0,a_1,\dots,a_N$,代表獲得的分數為 $i$ 的學生有 $a_i$ 人。
如果無論如何都無法畫出看起來像常態分布的長條圖,輸出 $-1$。
否則,輸出兩行:
你輸出的答案必須滿足以下條件:
No. | Testdata Range | Constraints | Score |
---|---|---|---|
1 | 0~3 | 範例測資 | 0 |
2 | 0~25 | 無額外限制 | 100 |